北京日报客户端曾以《有些小区地下空间仍然“漏洞百出”》为题,对居民反映强烈的多个小区地下空间漏水问题进行调查报道。朝阳区富力又一城C区地库连廊是其中一个漏水“重灾区”,墙皮脱落发霉,铁门锈蚀破损,墙缝哗哗流水,台阶湿滑难行。报道引起了属地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多次邀请专业人士现场会诊,并对渗漏点位进行治理。
近日记者来到小区,施工人员正对连廊进行试点改造。连廊的通道及台阶此前都为光滑的地砖,沾水后十分湿滑,此次将地砖改为防滑材质,台阶为了降低安全隐患铺成彩虹色。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若效果良好,将对更多连廊进行改造。此外,部分因渗漏而锈蚀不堪的铁门已被更换一新,此前哗哗流水的渗漏点位已被注浆封堵。
据了解,富力又一城小区建成多年,从2013年起连廊陆续出现渗漏。物业工作人员坦言,每年发现渗漏后他们都会注浆封堵,可过几年又开始漏,且不断有新漏点产生。“此次维修仍然只能解一时之急,根治需要更彻底的解决办法。”
朝阳区房管局、属地豆各庄乡及物业多次沟通,并邀请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水防护与修复技术中心副研究员霍胜旭三次到场会诊。霍胜旭说,经过仔细研判,连廊漏点主要来自沉降缝。“建筑都会自然沉降,地库与楼体沉降速度不同,因此在连廊两侧设置了沉降缝。”他解释说,沉降缝出现轻微渗漏时,采用局部注浆、修补等维护性修理就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但该小区楼龄较老,防水措施老化失效,加之近年来雨水量大,建筑周围水压大,渗漏越来越严重,仅靠维护性修理就显得捉襟见肘。“房屋建设阶段,沉降缝内已预留了止水带等防水措施。小区楼龄已有20年,沉降已基本稳定,这一阶段若能对沉降缝内的防水措施进行检查和彻底修复,将能起到较好的防水效果。”
朝阳区房管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这种治理方式成本较高,需要使用专项维修资金,下一步将与居民进行协商。
小区不光面临防水问题,更有排水困境。每逢大雨,小区周边就成了“蓄水池”,有时积水近半米深。属地工作人员介绍,富力又一城周边道路尚未按照规划实施并移交,特别是大鲁店北路,还是开发建设时铺设的临时路,排水没有接入市政系统。
“该小区是豆各庄乡较早建成的商品房小区之一。起初周边还是荒地,小区及旁边道路地势较高,排水也很顺畅。但随着周边地块陆续开发建设,这里逐渐成了地势最低的点位,特别是C区,每逢下雨,四面的雨水都会汇集到此。”工作人员表示,尽管每年雨季都安排水车应急抽排,但只有尽快对道路进行改造,按照规划移交,将排水系统正式接入市政,才能彻底治好积水的病根。据了解,目前相关工作已启动前期筹备。针对地库渗漏及周边积水问题,北京日报客户端将持续关注。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东南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